媒体报道
2025是时候将婚恋服务纳入公共服务了
2025-03-19 15:49:21
近日,有深圳市民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发帖称,希望深圳设立一个相亲平台,助力年轻人社交。
该市民的留言,直观反映了我国超大城市的婚恋焦虑。近年来,这类声音频繁出现在互联网和社交平台,诉求都是希望政府能够搭建官方或公益性质的免费婚恋交友平台。这背后,反映的其实是城市青年群体对婚恋公共服务的迫切需求。
最近十多年来,全国结婚登记数下降趋势明显,2024年结婚登记数为610.6万对,比2023年减少157.4万对,下降约20.5%。国家卫生健康委数据显示,截至2022年,我国单身人口已达2.4亿,一线城市30岁以上未婚率超过30%。在此背景下,更加凸显了高质量婚恋服务的价值所在。
社会上不缺婚恋中介,缺少的是可信赖的婚恋中介。上海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数据显示,2022年婚恋服务投诉量同比激增85%,虚假宣传、隐私泄露、诱导消费成重灾区。当商业平台将情感关系异化为数据标签的排列组合,当算法推荐机制助长“颜值经济”“彩礼竞赛”等畸形价值观,市场失灵处恰是公共服务该显身手之地。
当前,超大城市青年群体的社交困境日益凸显。大城市的生活看似丰富多彩,但在忙碌的工作、“原子化”生存以及“信息茧房”的三重挤压下,年轻人正在经历“社会性断连”。深圳青年发展报告显示,76%的受访者社交圈局限于同事与同学,58%的人每月参加社交活动不足1次。
这种背景下,政府介入婚恋服务,是对城市公共生活和青年群体社会关系网络的必要修补。上海“梧桐缘”公益平台、苏州“金鸡湖婚恋云”平台以及杭州“人才交友专线”等实践表明,公共部门能够突破市场化平台的条件筛选逻辑,重建以兴趣、价值观为纽带的社交生态。
婚恋困局是现代性危机的一种显影,解题钥匙就藏在城市公共生活的重构中。当政府用婚恋公共服务搭建信任基石,这不仅是帮助年轻人找对象,更是修复断裂的社会纽带,让城市真正成为承载美好生活的共同体。
文/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评论员叶小青